節能節電設備對電力系統的意義
節能節電設備對電力系統的意義
節能節電的意義應該分為三個層次,一個是個人層次,一個是系統層次,一個是整個人類層次。
前后兩者不用多說,省錢、省資源,自然是有道理的,但是,大家都問后一種。
節能節電設備對電力系統有什么意義?
關于這個問題,每個人都有一些關于電力系統的知識,但很多都不準確,比如發電機組的浪費,企業和個人高峰期的分離等等。這些說法是錯誤的,但這些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如何理解這個問題。
1、節省電力和電力供應系統。
2、周圍有個詞叫峰谷差,有利于電力系統。
3、峰谷差是指在一定時期內,電力系統中大負荷和小負荷之間的差異。
4、在電網面臨的諸多問題中,既有應對峰值負荷、峰值調度、電網規劃、電力設備投資的問題,也有與電網發生的電力故障密切相關的問題。人們常說迎接峰值夏天,可以反映峰值對電網的壓力。
所以說,平時用電低谷的時候,節不節電的確沒什么意義,但是在用電高峰期,假如有序的規模效應節電,無疑對電力系統非常有利,減少調峰壓力,減少節能節電設備投資,提高系統的可靠性,包括做好電力系統規劃,都要輕松很多。
那就是所謂的削峰填谷,好吧,我又要扯到需求方的反應。
所謂需求側響應,就是根據電價調整或提供資金獎勵,引導用戶根據系統需求改變原有的電力消耗方式,以達到減少或延長某一時段的電力消耗負荷,對電力消耗進行響應,從而保證電網的穩定性。
從實際情況來看,節電和需求方的響應有明顯的區別。兩者的本質不是節能,而是有序用電,引導用戶在高峰期少用電,在低谷期多用電,從而提高供電效率。
所以對于電力系統來說,無序節能的意義并不明顯,需求端的有序反應(DR)是有意義的。
簡單地說,需求側響應,例如,如果空調設置在24攝氏度更舒適,如果設置在26攝氏度則不太好;如果設置在用戶適當的電價優惠中,以彌補舒適度的損失,使用戶在用電高峰時主動提高溫度,這就是需求響應。